6月1日,A股股票正式納入MSCI指數體系,這是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又一標志性事件。根據韓國等其他國家的歷史經驗來看,A股納入MSCI將在中長期帶來萬億級別的資金流入,從中長期來看,將對A股市場的風險偏好、市場風格、投資者結構等產生重要的影響。6月1日,A股股票正式納入MSCI指數體系,這是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又一標志性事件。根據韓國等其他國家的歷史經驗來看,A股納入MSCI將在中
價值投資趨勢正在興起
6月1日,MSCI指數納入A股,是資本市場備受關注的熱點。根據海外經驗,新興市場加入MSCI后,相關指數將會取得正收益。例如,韓國初步納入MSCI后,一個月時間內股票指數出現較為明顯上行,韓國綜指扭轉前期頹勢上行7.1%。
對A股市場而言,MSCI指數納入A股將是一個中長期的持續(xù)利好因素。按照MSCI公布的時間表,A股首次納入指數將分兩步走。第一步自6月1日開始,A股納入MSCI進入首次納入適應期,納入比例為2.5%,對應MSCI新興市場指數權重為0.37%。第二步在3個月之后,A股于9月3日完成首次納入,納入比例達到5%,對應權重為0.73%。根據券商研究的測算,6月帶來的增量資金預計為1000億元,后續(xù)逐步增加,中長期的增量資金有望達到2萬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被納入MSCI指數的234只A股中,超過200只來自滬深300指數,占比近90%。這意味著A股正式“入摩”后,從中長期對A股市場的市場風格、投資者結構都帶來重要的影響。
從投資者結構看,A股近幾年正處于從散戶主導向機構主導過渡的時期。在機構群體中,以保險、私募、社保、外資為代表的絕對收益投資者快速崛起,開始主導市場的話語權。未來隨著海外資金、養(yǎng)老目標基金、FOF基金等長期資金的入市,這一趨勢將進一步強化。對于絕對收益機構投資者,基本都以價值投資為理念,倡導獲取長期穩(wěn)健收益。
從市場環(huán)境來看,過去幾年,隨著A股市場不斷的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市場已經在潛移默化中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隨著并購重組被約束、游資炒作被嚴格限制,政策監(jiān)管也在正本清源,揚善懲惡??傮w來看,在以上多種因素的影響下,A股市場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價值投資的趨勢正在興起。
在價值投資為主導的市場趨勢下,如何把握投資機遇,避免“賺了指數不賺錢”,是每個投資者值得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選擇一個符合市場風格的指數增強基金,是一個比較合適的中長期投資手段。
量化選股策略 獲取超額收益
滬深300指數是A股市場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且最被機構投資者認可的指數之一,其成份股由市場中市值最大、流動性最好的300只股票組成,基本囊括了所有的藍籌白馬股票,具有鮮明的價值風格屬性。在市場趨于成熟,回歸價值投資的背景下,該指數由于與市場投資風格的契合,預期將明顯收益。如本次納入MSCI的234只股票,經統計其中有接近90%屬于滬深300指數成份股,后續(xù)資金的持續(xù)流入將對指數構成中長期利好。
另一方面,今年國內宏觀經濟仍將相對穩(wěn)定,防風險仍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重心,流動性會保持平衡的狀態(tài)。在此宏觀背景下,企業(yè)盈利向好的趨勢仍能保持,預計今年滬深300指數整體凈利潤能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同時指數的最新市盈率約13倍,處于最近三年來的低位。結合盈利和估值的情況,滬深300指數向下空間有限,從中期來看具有較高的投資性價比。
再具體談一談指數增強基金。指數增強基金主要通過量化選股模型構建股票組合,其投資目標是在控制跟蹤誤差的基礎上最大化跑贏標的指數。在具體模型構建中,模型會利用股票相關的海量數據提煉多個量化選股因子,對股票進行多方面的綜合打分,以選出能夠提供超額收益的股票,并在此基礎上使用優(yōu)化的算法以獲得穩(wěn)定的超額收益。同時選股模型會限制股票組合與指數在行業(yè)、風格等方面的偏離,以控制跟蹤誤差,因此指數增強基金的風格與指數保持一致,不存在風格漂移的風險。
筆者對滬深300指數增強基金進行統計,在2015年到2017年,每年分別平均跑贏7.42、7.1和3.79個百分點。這些數據充分體現了指數增強基金在中長期的優(yōu)異表現,也說明在主動投資上依然占據主流的國內市場,對于有嚴格投資邏輯和投資紀律的量化選股策略,未來的潛力和施展空間較大。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國內市場的運行邏輯在向國外成熟市場演進,國內量化因子的表現規(guī)律也將逐步向國外看齊,因此在實際的量化模型中,筆者建議更多關注在國內外都具有選股效果的因子,如價值、紅利、低波動等因子。這一趨勢在去年已經得到了明顯的體現,預計未來也將持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