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共享電動滑板車公司Lime此前正在中國尋求E輪融資。據(jù)相關人士透露,在與潛在投資者的溝通中,Lime對自身的估值已從上輪融資的24億美元
美國共享電動滑板車公司Lime此前正在中國尋求E輪融資。據(jù)相關人士透露,在與潛在投資者的溝通中,Lime對自身的估值已從上輪融資的24億美元直降為7億美元。
同時,Lime也于上周宣布,Uber將領投Lime最新的1.7億美元的融資,其他參與方還包括了Bain Capital,谷歌母公司Alphabet以及風險投資機構GV。
此前Uber對投資人的會議中,Uber曾表示談判時該筆投資對Lime的估值為5.1億美元,較Lime最近一次融資時的估值下降79%,同時Uber會將其于2018年收購的Jump轉移至Lime旗下,并獲得在2022-2024年將Lime收購的權利。
利用中國共享單車經驗教訓,開發(fā)美國定制解決方案
2016年,國內共享單車如雨后春筍般涌出,到了2017年,其領軍者ofo更是如日中天,實現(xiàn)日訂單從100萬到3000萬的突破;運營城市從10來個變成250個。
在目睹了國內共享單車的風生水起之勢后,2017年6月,中國人鮑周佳、孫維耀在硅谷創(chuàng)辦了Lime,提供無樁單車、電動單車以及電動滑板車的共享服務。
Lime稱,創(chuàng)立之初是希望利用從中國共享單車現(xiàn)象中學到的精華和經驗教訓,開發(fā)出一個適合美國市場的可持續(xù)解決方案。
創(chuàng)始團隊曾經對對共享出行這類項目在美國市場的可行性進行了長達半年的調研,而出于對這類項目的復雜性考慮,加之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共享單車投資標的的背,最終只得自行孵化。將熟悉美國市場,擅長軟件開發(fā)等優(yōu)勢與硬件供應鏈方面的扎實基礎相結合,打造兼具處理軟件、硬件、運營等諸多問題的綜合優(yōu)勢。
而在成立不到了兩年半的時間內,Lime已完成多輪融資。2018年6月,完成2.5億美元C輪融資,由谷歌風投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領投,估值超過10億美元;2019年2月的D輪融資金額更是高達3.36億美元,而Lime的估值也是水漲船高,高達24億美元。成為引人注目的獨角獸。
2017年6月份成立于美國本土的Lime,在三個多月的時間就已進軍美國20多個市場,與城市、大學和公司合作,提供無樁、無補貼的共享單車服務。當年12月進軍國際市場。隨后從共享單車轉型到共享電單車、電滑板車。在五大洲、100多個城市、20多個國家運營。
誕生風靡到跌落云霄,疫情雪上加霜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從誕生到風靡,到跌落云霄,在國內以摩拜、ofo、小藍單車等為代表的共享單車初創(chuàng)公司在經歷了白熱競爭后,亦或是被收購或瀕臨破產。
遠在海外的Lime也未能例外,如今不但估值大跌超過70%,并出現(xiàn)大幅裁員。據(jù)Axios報道稱,繼今年1月Lime宣布解雇14%的員工并退出12個市場后,Lime計劃進一步裁撤80至100名員工,可能對美歐地區(qū)的員工造成較大的打擊。
截至今年1月,Lime大約有5000萬美元現(xiàn)金,而其每月的開銷約2250萬美元,加上Lime今年迄今為止的創(chuàng)收,資金只能讓Lime維持約12周。而今年4月,Lime還收購了競爭對手Boosted所有資產和知識產權。加上新冠疫情影響,使用滑板車出行的用戶大幅下降,更是使得Lime雪上加霜。
據(jù)外媒報道稱,一份內部文件顯示,今年3月14日,其滑板車在全球范圍內完成了大約14.7萬次出行服務。而在3天以后,隨著歐洲多個城市頒布封鎖令,該公司滑板車的出行次數(shù)減少了大約三分之二至5.2萬次。在當天,該公司在其原本最大市場巴黎的服務次數(shù)暴跌了98%,只有300余次。
出行次數(shù)的暴跌也嚴重影響了該公司的營收。在那3天中,該公司滑板車業(yè)務全球范圍內的每日毛收入從此前的61.74萬美金,下降到了19.26萬美元,跌幅達到69%。
實際運營僅為半年,盈利痛點難以解決
Lime今日的困境雖然是共享熱潮全面潰敗的最新個案,但是也似乎是必然趨勢。一是歐美城市的特性。因為歐美的大城市大都位于北半球,寒暑明顯,而人們在寒冷的季節(jié)很少會使用單車或滑板車出行,這樣Lime的實際運營只有半年時間,收入大打折扣。
二是競爭激烈,歐美市場除了Lime的最大競爭對手Bird外,還有類似于Scoot Networks等想分共享滑板一杯羹的眾多對手。
再加之人為破壞活動猖獗,相似于國內一夜之間大量共享單車被人為破壞,歐美的社交媒體上有很多視頻顯示,共享滑板也被人為破壞,有些人會故意撞倒一排排電動滑板車,或將電動滑板車扔出停車場。另外電動滑板車過剩,監(jiān)管方面的壓力,都是Lime需要直面的困難。
自1978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社會學教授馬科斯·費爾遜(Marcus Felson)和伊利諾伊大學社會學教授瓊·斯潘思(Joel.Spaeth)提出共享概念后,受制于空間、關系兩大要素制約,共享經濟僅限于概念。直到2000年,隨著互聯(lián)網web2.0時代的到來,伴隨著Uber、airbnb等一系列實物共享平臺的出現(xiàn),共享經濟成為社會服務行業(yè)內最重要的一股力量。但是共享經濟創(chuàng)業(yè)公司目前都只是不計成本地追求擴張,春天還不知何時能來到。
在大形勢面前,Lyft、Uber和Bird等平臺近期也紛紛宣布緊縮規(guī)模。早些時候,網約車平臺Lyft宣布裁員17%,另有報道稱Uber正考慮裁員20%。作為Lime在共享滑板車市場的競爭對手,Bird也在上月裁撤了30%的員工。
關鍵詞: 美國共享滑板車L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