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炸雞、麻婆豆腐、魚香肉絲……位于日本東京的中餐館“三巴湯”,曾經(jīng)連續(xù)一個月每天免費發(fā)放盒飯?!昂酗垙淖畛跻惶熳?00份,然后500份,最后到了1000份,來領取的九成是當?shù)厝耍€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以來,海外中餐館的生意遭遇重創(chuàng)。隨著全球多地復工復產(chǎn),中餐業(yè)者們探索外賣模式、發(fā)放愛心中餐、嘗試機器人送餐……他們各出奇招,在巨大的生存壓力下尋求生機,期盼迎來海外中餐業(yè)的復蘇。
線下到線上中餐館深耕外賣市場
疫情推動海外傳統(tǒng)中餐館調整經(jīng)營模式,拓展外賣業(yè)務。如今的中餐外賣不再是“送餐”而已,業(yè)者們在更新菜品和包裝上下了不少功夫。
在紐約中式簡餐“君子食堂”創(chuàng)始人趙勇看來,顧客與餐廳的交流方式和空間都發(fā)生改變,營銷模式、菜品口感等自然也要跟著調整。“從線下到線上,從店里的紙制菜單到坐在自家沙發(fā)滑動手機,從餐廳人工銷售轉變成網(wǎng)上銷售,我們需要改變很多。”
趙勇舉例,菜品要在路上運送超過20分鐘,怎么做到口感不受影響,就需要做菜品改良和外包裝的升級;另外,餐廳還努力提升顧客點餐體驗,比如每周推出不同主題的“云快閃”菜單。
美國南加州羅斯密市的海珍大酒樓也在外賣包裝上下足功夫,餐廳經(jīng)理Lucy近日花費數(shù)萬美元購置了兩臺塑封機器,外賣菜品塑封后干凈衛(wèi)生,還能鎖住溫度;餐廳還推出專門針對附近上班族的特價外送盒飯,比如22美元的龍蝦伊面和30美元的螃蟹油飯。
在澳大利亞墨爾本,中餐館楚留香湖北菜通過免配送費、發(fā)優(yōu)惠券等方式,把外賣做得紅紅火火。餐館主管陳可介紹,“我們與‘熊貓外賣app’合作,3公里以內(nèi)都免費送,食客還可以使用滿35澳元減5澳元優(yōu)惠券,像雙椒嫩雞肉、排骨藕湯等菜品都很受歡迎。”
傳遞溫暖味道 “愛心中餐”吸引人氣
雖然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不少中餐館還準備了一份份免費的愛心盒飯,不僅為生活受疫情影響的民眾們送去中國風味,也將久違的熱絡生意吸引進中餐館。
中式炸雞、麻婆豆腐、魚香肉絲……位于日本東京的中餐館“三巴湯”,曾經(jīng)連續(xù)一個月每天免費發(fā)放盒飯。“盒飯從最初一天做200份,然后500份,最后到了1000份,來領取的九成是當?shù)厝耍€有親人不在身邊的孩子們。”店主李先生說。
7月下旬起,“三巴湯”晌午時段的客流量逐漸恢復,但仍不能與疫情前相比。對此李先生非常樂觀,“生意人要樂觀才能生財,如果每天死氣沉沉客人也不會來。”他表示如果日本再次進入緊急事態(tài)宣言的話,“三巴湯”還會繼續(xù)免費發(fā)放盒飯。
“愛心中餐”活動也在西班牙、意大利、巴西等國的中餐館進行。7月20日起,西班牙巴塞羅那“大眾食府”“好運來”“餐餐美食”3家中餐廳,連續(xù)4周每天提供600余份愛心午餐,發(fā)放給當?shù)乩щy僑胞、留學生和疫情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
西班牙巴塞羅那青田同鄉(xiāng)會會長周建虹說,每天發(fā)餐時一排排中餐盒飯都能吸引行人駐足,原本生意蕭條的中餐廳,也因為熱鬧的活動積攢了人氣,店里接到的外賣訂單明顯多了起來。
各出奇招新科技助力提振中餐業(yè)
“13號桌到了,請慢慢吃。”走進荷蘭華人連鎖快餐店BIG BREAD KITCHEN,一臺送餐機器人正在工作,將一盤盤中式菜品送到顧客桌前。
疫情期間,各類“無接觸”服務受到追捧,BIG BREAD KITCHEN老板陳勝花費800多歐元購買了三臺機器人,其中兩臺用于傳菜和餐桌服務,另一臺在店門口迎接顧客。
“客人通過桌上的二維碼下單,員工將做好的食物交由機器人托盤并輸入桌號,機器人可以自動送餐并返回,還有與人對話的功能。”陳勝說,在中餐普遍不景氣的情況下,機器人招攬了不少客人,還能減少人力成本。
還有中餐廳用美食直播的方式吸睛不少。紐約中餐廳“君子食堂”的主廚冼諾揚每周五會通過餐廳的社交平臺賬號做“美食直播”,講解菜品的制作過程、擺盤方式,以及背后的歷史淵源。
“非常時期,我們通過直播讓在家吃飯變成一種文化體驗,也給生活增添了一些色彩,受到不少食客歡迎。”冼諾揚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