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香港3月25日 – 香港政府周三表示,比特幣(Bitcoin)在香港并未發(fā)展成為被廣泛使用的支付媒介,普及程度對本港金融體系造成重大影響
路透香港3月25日 – 香港政府周三表示,比特幣(Bitcoin)在香港并未發(fā)展成為被廣泛使用的支付媒介,普及程度對本港金融體系造成重大影響的可能性不大,故此現(xiàn)時未有需要引入新法例管制或禁止市民參與這類虛擬商品的交易活動。
早前香港一個比特幣交易網站突然停止運作,多名投資者懷疑受騙。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在立法會上回覆議員的提問時表示,比特幣并非法定貨幣,其價值沒有實物、發(fā)行人或實體經濟的支持,價格波幅非常大,政府一直有提醒市民參與有關交易的風險。
但他指出,和其他地方相比,比特幣在香港并未發(fā)展成為廣泛使用的支付媒介,其流通量以作為日常生活,以致工商業(yè)交易的兌換媒介可謂微不足道,現(xiàn)時亦只有極少數的商戶聲稱會接受比特幣作為支付媒介。
陳家強表示,比特幣或其他虛擬商品的本質和流通量皆未能為它們提供足夠成為電子貨幣的條件,充其量只能被視為個別人士用作投機炒作的商品或虛擬商品,其普及程度對香港金融體系造成重大影響的可能性亦不大。
"故此政府認為現(xiàn)時未有需要引入新法例管制或禁止市民參與這類虛擬商品的交易活動。"他說。
香港與大部分地區(qū)目前沒有就虛擬商品的安全或效能,以及此類商品交易的平臺或營運商作出針對性的規(guī)管。然而,為防此等虛擬商品可能牽涉如洗黑錢、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欺詐、層壓式計劃及科技罪案等犯罪行為,香港警方在有需要時會進行巡邏,包括在互聯(lián)網的公眾平臺上搜集資料,若發(fā)現(xiàn)有資料牽涉刑事案件,會采取執(zhí)法行動。
陳家強表示,政府和金融監(jiān)管機構會密切監(jiān)察比特幣或其他虛擬商品的發(fā)展,并透過積極參與相關國際組織(例如財務行動特別組織)的會議,與各地的監(jiān)管機構保持溝通。
早前香港一個比特幣交易平臺Mycoin突然停止運作,陳家強引述警方資料顯示,自2月11日起接獲舉報,至今共有100多名人士報案,涉及金額1.8億港元。警方其后以"串謀訛騙"罪拘捕二男四女,年齡介乎34至55歲,這六名被捕男女已獲準保釋候查。(完)
關鍵詞: 比特幣